湖北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地理《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教案
- 时间:
- 2022-07-14 16:09:23
- 作者:
- 叶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湖北教师资格证报名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分析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理解人为因素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影响。
2.通过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
【难点】
学会分析某一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图片加复习导入法,PPT展示西北地区荒漠景观图,提问学生这是哪里的景观,还记得荒漠化的涵义是什么吗?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学生通过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
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
(二)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实际上,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
(1)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总结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破坏原因和典型地区。总结出荒漠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此时,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说一说这些行为对于西化北地区造成的主要危害。学生活动完成之后,填写下表(PPT展示表格)。
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次生盐渍化”的内容,总结次生盐渍化发生的地区,以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总结出:
(1)绿洲:在有水源的灌溉地区。
(2)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集聚而形成。
教师总结:次生盐渍化是典型的水资源利用不当现象。
(三)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P23-P24页资料,能够分析出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1.将学生分为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全班四个大组分别探讨问题。
(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图文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教师点拨:资料表明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图2.9,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
教师点拨: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教师点拨: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请你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教师点拨: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2.学生展示交流。
环节三:巩固拓展
学生思考: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是否可以将青藏高原的冰川水用来发展灌溉农业?
教师点播:可以从灌溉和次生盐渍化方面考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相关资料,思考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四、板书设计
想获取更多关于湖北教师资格证的相关资讯,如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面试技巧等,敬请湖北教师资格网